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共鸣技术的比较
共鸣在声乐演唱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,它与歌唱声音的音量、音色和音质等都有着很大的联系,并且对演唱中的呼吸技术、发声技术以及吐字咬字技术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。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属于声乐艺术中两种不同的类别,它们在共鸣技术上存在很大的不同。鉴于此,本文首先对声乐演唱中的共鸣技术做了简要的概述,然后重点剖析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共鸣技术上的差异。
一、共鸣技术的概述
物理学中,在声波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共振现象就是共鸣。声乐演唱中的共鸣指的是在歌唱的过程中,气息所产生的振动带动声带周围的肌肉和软骨组织,进而推动气体流经口、头、胸等腔体而产生的一种共振现象,良好的共鸣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歌唱共鸣中,由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叫做基音,基音一般是很微弱的,但是在共鸣腔体的作用下它的音量会得到扩大,音色会得到改变,从而使声音响亮宏大极富穿透力。根据不同腔体的不同作用,共鸣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,即头腔共鸣、口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(头腔共鸣是有固定容积的共鸣腔体的,是不可调节的;而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没有固定的共鸣腔体,是可以调节的共鸣)。在共鸣技术中,口腔共鸣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声音经喉咙发出后所通过的第一个共鸣基础,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基础。口腔共鸣在发声时口腔自然打开,下颚向后拉,上颚向上提,是声带推动气息在硬腭前部分集中反射形成的振动。头腔共鸣(亦可称之为头声)是声音中最具魅力色彩的,它是由声音的高频率而引起的头部的蝶窦空间的振动,这种共鸣产生的声音清脆、明亮,富有穿透力。而胸腔共鸣常常运用在低声部,其存在于我们歌唱发声的每个区域,是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所引起的振动,并且将这种振动传送宝盈交流平台到胸腔内部而形成的共鸣。总之,不同类型的腔体共鸣会产生不同的演唱效果,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共鸣技术的不同。
二、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共鸣技术的比较
(一)民族唱法的共鸣技术
民族唱法多采用的是局部共鸣,包括有头腔共鸣、口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等共鸣腔体。民族唱法一般以头腔共鸣为主,以咽、喉、口腔共鸣为辅,并适时地加以胸腔共鸣,形成一个上至头腔、下连喉腔,并直通胸腔的呈垂直状态的共鸣通道,从而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。民族唱法演唱中的共鸣技术有以下三个特点:
1.强调共鸣腔体的不可调节性
头腔共鸣是有固定的共鸣腔体的,是不可调节的,所以民族唱法强调头腔共鸣,也就是支持共鸣腔体的固定性和不可调节性。民族唱法的声音比较集中明亮,铿锵有力,以其强调高位置和靠前的声音,因而比较重视头腔共鸣的作用。在民族唱法演唱中,在适当的气息的支持下,头腔共鸣(特别是在高声区)的运用可以减轻咽喉部的紧张程度,可以保证发出的声音较为集中,且具有强劲的穿透力和高亢明亮的发声效果。头腔共鸣在民族唱法中最受重视,在此基础之上再配以丹田之气,便可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。例如,雷佳演唱的民族歌曲《芦花》,这首民歌在结束的时候需要翻高八度,要使高音能够在C3得以延长,此时只有良好的歌唱技术还是不够,还要学会运用头腔共鸣,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绚烂辉煌的演唱效果。
2.重视口腔共鸣与靠前发声
口腔共鸣是民族唱法发出声音的主要渠道,其在民族唱法的运腔中所占有的比例最大。我国的民族唱法对吐字咬字的技术要求极高,所以也就形成了特定的行腔技术,注重口腔共鸣,强调发声的靠前。从理论上来讲,口腔共鸣形成的部位恰巧是字音形成的部位。早在古代的时候,古人吟诗作唱的时候就是先把韵母拉长,然后再赋予其音韵以及音调的变化。古人吟诗讲究口腔共鸣,相对而言,我国的民族唱法也是十分强调口腔共鸣的作用,强调演唱中声音的位置要靠前、要清脆、要婉转、要音随字转。口腔共鸣的作用在民族唱法的真声演唱中最为突出,无论是南方民族声乐的甜美,还是北方民族声乐的豪爽,都表现出了口腔共鸣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作用,都是把声音送往声母形成的部位,即嘴的最前部,强调吐字的力度和外口腔的打开程度,既提高了字音的分辨力,又突出了口腔共鸣,从而使唱腔充满亲切之感。
3.淡化胸腔共鸣
除了特殊情况以外,一般的民族唱法并不是特别重视胸腔共鸣,即便是在某些强调大嗓之类的花脸、京韵以及民间小调等的真声唱法演唱中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胸腔共鸣,但是就总体而言,还是更加注重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,胸腔共鸣的使用频率依旧是很低的,其加入只是为了表现大嗓门的特点,是为了使声音更加得宽广、洪亮。在真声唱法中,在使用胸腔共鸣的时候往往还要借助口腔共鸣,借助口腔横开的技术来弥补胸腔共鸣的不足之处;而在真假混合的假声唱法中,更是基本上不使用胸腔共鸣,从而形成了民族声乐独特的演唱效果。
(二)美声唱法的共鸣技术
不同于民族唱法,美声唱法则更加强调的是整体共鸣的运用,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机体中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,注重整个共鸣腔体的贯通统一。美声唱法通过整体共鸣腔体的共同作用,可以使发声器官振动基音的振幅发声改变,以改善嗓音、音色以及扩大初始音调的范围。概括来讲,美声唱法中的共鸣技术有以下三个特点:
1.注重共鸣腔体的调节
民族唱法注重头腔共鸣,强调的是共鸣腔体的不可调节性,而美声唱法则十分注重共鸣腔体的调节,特别是强调对咽、喉内腔的调节,主张要用打开的方式来扩充和调节腔体,这是美声唱法中最具特点的共鸣技术。声音的共鸣主要产生在口、咽腔的部位,所以美声唱法把口、咽腔的共鸣作为人声共鸣的扩音器。美声唱法常常采用软腭上提、咽肌直立、会咽上举等方式来调节共鸣腔体,形成口、咽腔的共鸣管道,从而顺利连接鼻腔、头腔和胸腔等的共鸣空间,贯通了上、中、下腔体。要想更好地调节共鸣腔体,在演唱的时候就要放松下巴,正确打开喉咙,突出咽部共鸣,以避免扁、白、散、平等歌唱现象的出现,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在美声演唱中的生理负担,从而使声音更加得灵活、松弛、圆润和饱满。所以说,注重共鸣腔体的调节是美声唱法区别于民族唱法的一大显著特征。
2.强调高位安放与靠后发声
与民族唱法的注重口腔共鸣、强调声音的靠前不同,美声唱法讲究的是高位安放,强调共鸣位置与发声的靠后。高位安放是美声唱法的核心技术,整个音域的高位置使得美声唱法中的每个音都富有浑厚的色彩,这有利于声音的统一。在美声唱法的演唱中,共鸣位置相对靠后、母音变暗是造成美声唱法独特音色的直接原因,因此,也有人将美声唱法称为靠后学派。美声唱法认为鼻道和鼻咽腔是发声的第二位机能,是高位安放的共鸣腔体。通过对鼻腔和咽鼻腔的调节可以使声音的焦点集中,从而能加强嗓音的共鸣,增强声音的致远效果。
3.强化胸腔共鸣
民族唱法一般是淡化了胸腔共鸣的作用,而美声唱法却十分注重胸腔共鸣,其把胸腔共鸣作为了演唱的支点和基础,并且在高音区加入胸腔共鸣,从而使得声音聚焦,更为丰满、厚实,具有良好的韧性。著名的美声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演唱时就十分重视胸腔共鸣,尤其特别钟爱胸腔共鸣中的高音C区。正是因为胸腔共鸣的运用,才使得自己的共鸣能够加大音量,才能使自己的歌声得以穿过人群,从而遍布于歌剧院大厅的每个角落。总之,充分运用胸腔共鸣能以消耗最小的体能获得最佳的歌唱效果,能使发出的声音更为结实、有活力。